一、水产养殖专属:冷水机的 4 大核心功能特性

水产养殖中,鱼虾等水生生物对水温变化极为敏感(如三文鱼适宜水温 10-15℃,南美白对虾适宜水温 22-30℃),水温骤升骤降或超出适宜范围会导致应激反应、病害爆发甚至大规模死亡。专用水产养殖冷水机通过针对性设计,满足工厂化养殖、育苗、越冬等场景需求:

1. 全时段水温精准稳定

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,冷水机采用 双传感温控技术,结合水体温度传感器与环境温度传感器,将水温控制精度稳定在 ±0.5℃。例如在三文鱼养殖中,夏季高温时(环境温度 30℃以上),冷水机可将养殖池水温持续稳定在 12-14℃,避免水温超过 18℃导致三文鱼食欲下降、免疫力降低;冬季低温时,可配合加热系统维持水温不低于 10℃,保障三文鱼正常生长。同时具备 水温缓冲功能,即使换水或环境温度突变,水温波动幅度也能控制在 1℃/ 小时以内,减少鱼虾应激反应。

2. 水质友好型冷却设计

普通冷水机直接冷却易导致水体污染或溶氧降低,专用水产冷水机采用 间接换热系统:通过钛合金换热器(耐腐蚀、无重金属析出,符合水产养殖水质标准)实现冷水与养殖水的隔离换热,避免冷却介质泄漏污染水体;同时配备 溶氧补偿模块,在冷却过程中同步向水体注入空气,维持溶氧浓度在 5mg/L 以上(如对虾养殖需溶氧≥4mg/L),防止因冷却导致水体溶氧下降引发鱼虾浮头。例如在石斑鱼育苗中,间接换热可避免幼鱼接触冷却系统部件,降低机械损伤风险,提升育苗存活率。

3. 多池分区独立控温

大型水产养殖场常需同时养殖多种鱼虾(或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),冷水机具备 多池分流控制功能,可连接 4-8 个养殖池,每个池的水温可独立设定(如 1 号池养殖稚虾设定 28℃2 号池养殖成虾设定 25℃)。通过 养殖管理中控屏,可实时查看各池水温、溶氧、流量数据,当某池水温异常时,仅调整对应回路制冷量,不影响其他养殖池,满足多品种、多阶段养殖需求,提升养殖场空间与设备利用率。

4. 节能型季节适配功能

水产养殖水温需求随季节变化(如夏季需降温,春秋季需恒温,冬季需辅助保温),冷水机通过 季节模式自动切换实现节能运行:夏季开启 强效降温模式,提升压缩机运行效率,快速降低水温;春秋季开启 恒温节能模式,通过变频技术调整压缩机转速,减少能耗(比定频运行节能 20%-30%);冬季开启 保温联动模式,与养殖场加热系统协同工作,仅在水温低于设定值时启动制冷(防止局部过热),降低整体运行成本。例如在小龙虾越冬养殖中,冬季模式可将水温稳定在 12-15℃,既满足小龙虾冬眠需求,又避免加热系统过度耗能。

单机自复叠超低温冷冻机组.png

二、水产养殖冷水机规范使用:5 步操作流程

水产养殖冷水机操作需兼顾水温精度与水质安全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鱼虾损失,以水产专用水冷式冷水机为例:

1. 开机前系统与水质检查

• 系统检查:确认冷却介质(工业防冻液,浓度 30%-40%,防冻且耐腐蚀)液位达到水箱刻度线的 85%,检测水泵出口压力(稳定在 0.3-0.5MPa),查看钛合金换热器接口密封状态(采用食品级硅胶密封圈,无老化渗漏);

• 水质检查:检测养殖池水体 pH 值(如鱼类养殖需 pH 6.5-8.5,虾类养殖需 pH 7.5-8.5)、氨氮浓度(≤0.5mg/L),确认溶氧仪显示正常(≥5mg/L),将水温传感器放入养殖池(深度 50-80cm,避开进水口与出水口),根据养殖品种设定目标水温。

1. 分场景参数精准设定

根据养殖品种与生长阶段,调整关键参数:

• 冷水性鱼类(三文鱼、虹鳟):水温设定 10-15℃,水流速度调至 2-3m³/h,开启 强效降温 + 溶氧补偿模式,确保水温稳定与溶氧充足;

• 温水性虾类(南美白对虾、罗氏沼虾):水温设定 22-30℃(稚虾取上限,成虾取下限),水流速度调至 1.5-2.5m³/h,开启 恒温节能模式,避免水温波动;

• 育苗阶段:水温设定比成体养殖高 2-3℃(如石斑鱼育苗设定 28-30℃),水流速度调至 1.0-1.5m³/h,开启 缓流保护模式,防止幼体被水流冲击;

• 设定后开启 水质保护锁定,禁止非操作人员调整溶氧、流量参数,防止误操作影响鱼虾生存。

1. 运行中动态监测与调整

通过冷水机 水产养殖监控平台,实时查看各池水温、溶氧、流量及冷却系统状态,每 30 分钟记录 1 次数据(形成养殖日志)。若出现 水温偏高报警(多因换热器结垢或环境温度过高),需先检查换热器表面是否附着藻类、杂质,用软毛刷清理后重新运行;若出现 溶氧偏低报警(多因溶氧补偿模块故障),需立即开启备用增氧机,同时排查补偿模块风机是否正常;若发现鱼虾出现应激反应(如游动异常、不吃食),需立即检测水温与水质,微调水温(通常 ±0.5-1℃),待鱼虾状态恢复后再稳定参数。

2. 日常换水与停机维护

每日养殖池换水时(换水量通常为 10%-20%),需按规范操作:先降低冷水机负荷,将对应养殖池的冷却回路流量调至 50%,待换水完成后,逐步恢复流量与制冷量,避免换水导致水温骤变;若需停机清洁(如每周 1 次),先关闭冷水机与养殖池的连接阀,关闭压缩机,5 分钟后关闭水泵与溶氧模块,切断总电源。随后清洁:拆卸过滤器,清理滤网中的藻类、鱼虾粪便;用清水冲洗钛合金换热器表面(避免使用硬刷,防止划伤钛合金涂层);检查冷却介质状态,若出现浑浊需更换新防冻液,确保系统清洁。

3. 特殊情况应急处理

• 冷却介质泄漏:立即关闭冷水机总电源,断开与养殖池的连接,防止防冻液流入水体;用吸水布清理泄漏区域,更换损坏的管路或密封圈后,重新检测换热器密封性,确认无泄漏后再注入新介质,恢复运行前需检测养殖池水质,确保无污染;

• 突然停电:迅速关闭冷水机与养殖池的连接阀,开启备用发电机或应急增氧机,维持水体溶氧;恢复供电后,先启动溶氧补偿模块,再逐步启动冷水机(避免瞬间电流损坏部件),缓慢调整水温至目标值(每小时升温 / 降温不超过 1℃);

• 高温极端天气:若环境温度超过 35℃,开启冷水机 应急降温模式,同时在养殖池上方搭建遮阳棚,向池内投放冰袋(用密封袋包裹,避免直接接触鱼虾),双重保障水温不超出安全范围,防止鱼虾热应激死亡。

三、水产养殖冷水机维护与选型要点

• 日常维护:每日清洁设备表面与溶氧模块进气口,每 2 小时检查各池水温与溶氧;每周清理过滤器与换热器表面,检测冷却介质浓度;每月校准温度传感器与溶氧仪(溯源至标准仪器),检查水泵与风机轴承润滑情况;每季度对压缩机进行维护,更换润滑油;每年进行设备全面检修,更换密封件、防冻液,确保长期稳定运行;

• 选型建议:冷水性鱼类养殖选 低温型冷水机(最低水温 5℃),多品种养殖选 多池独立控温冷水机,育苗场选 缓流保护型冷水机;同时需根据养殖池体积与降温需求匹配制冷量(如 100m³ 养殖池需降温 5℃,需配套 15-20kW 冷水机),确保满足不同场景的水温调控需求,保障鱼虾存活率与生长速度。